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37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我估计,从今年第三、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将逐步回暖,至少到目前还看不到美国经济进入全面萧条的证据。
但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一般加工工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利润薄。如果企业能选准某些比较成熟、有前景的产品或技术,例如新能源和环保,例如三网合一、地面高清电视、手机电视,例如电动汽车等,制定和实施技术追赶战略、加快产业化进程,一旦能有新的突破,就可能站上一个新高地,在产业升级和技术追赶上实现一次跨越。
接着,从1997年起,用七年时间进行了总价值高达1010亿美元的油气业务并购,一举成为世界最大能源公司之一。有的企业为解决一个短期的困难,却陷入了危及企业生死的更大的危机三、危机带给中国的启示中国可以从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吸许多深刻有益的教训,但不能因为这次危机,我们今后对于金融创新就谈虎色变。信用风险的失控,导致了次级房贷发行的泛滥,是酝酿引发这次金融危机最直接与最重要的原因。今天,这场以美国次级房贷为导火索的全球金融危机,重新引起了人们对于金融监管与创新的关注。
第一,金融监管体系分割导致监管盲点与协调困难。正确客观地评估监管与创新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对于正确解读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后果与启示,有着重大的意义。如果政府允许企业合法地发行企业债券,则非法集资就会减少,老百姓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实现资产的增值。
因此,要降低我国的贸易盈余,改善金融体系是最有效的办法。金融已经向外资开放,但却对国内民营资本设置了重重障碍,这是极不合理的。如果经常项目盈余大于资本账户赤字,则官方外汇储备增加。但在大银行主导的情况下,这种状况很难改善。
因此,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国内投资就会增加,储蓄的利用率就会增加。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非法集资背后,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以及老百姓手中的大量闲置资金对实现其价值的渴望。
第一,金融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在全球分工格局中,它导致我们过多地依赖制造业的出口。中小企业贷款难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问题。要解决目前的经济失衡状态,中国经济必须做出重大的结构性调整。殊不知,这样的表现的背后,是国有大银行的垄断以及中小银行的缺失
印度人听了特别高兴,因为他们比中国高级,中国是给世界打工的,我们是给世界服务的。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后20年或者30年之内,把人民币变成国际货币。更主要的是金融结构就不对,金融业是向国外开放的,但不向民间资本开放,中小银行非常少,中国的银行数是多少?大概不超过160家,还有几千家农信社,但农信社基本上是维持经营,甚至是亏本经营。美国有很多小银行,但我们几乎没有,而这种银行才会给中小企业去贷款。
投10万元到一个大企业,可能就业的人数只有1个,但投10万元到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可能就有五六个。这里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如何来降低经济增长模式的负面作用。
首先我们的服务质量就很差,我最怕去银行,每次去都把你弄得焦头烂额,我想象的是20分钟半个小时就可以,但实际上你不在里面待两个小时根本出不来。第三,既然老百姓不消费,那就让政府消费。
但对国家而言不会有好的影响。美国也是投桃报李,帮中国进入反苏联盟,然后给中国一个很重要的待遇——最惠国待遇。的确,国有银行在过去十几年里效率是在提高,因为剥离了很多坏账,坏账的成本由老百姓承担,通过缴税、购买国债最后把它给消化掉。但我觉得关联交易是可以通过监管解决的,不能因噎废食。美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是2.2,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保持活力保持人口增长非常重要。我们的投资率一直是在30%~40%,储蓄率当然更高了,过去这几年总储蓄率高达52%,也即是说我们创造的GDP的一半以上都给存起来了。
另外政府的税收所占的比重在上升。而且一旦让人民币浮动起来,一下升到5块人民币对1美元,这意味着多数企业都要死掉,没办法跟顾客去谈了,价格要涨是不可能的,那出口一下就要下来,出口一旦下来,人民币必定要贬值,可能一下会贬回到8,那人民币就在5和8之间动荡,这样的动荡对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没关系,但对发展中国家却经受不起。
这两个理论奠定了我们出口导向政策。但长期而言不应该这么做。
这些年有个很重要的情况就是,企业越来越资本密集化,劳动就业弹性越来越低,这对国家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很大的。错就错在没有把出口带来的储蓄用起来,而不是出口本身错了。
日本人口在下降,现在的人口是1.2亿,如果不做改变的话,到2050年日本人口只有8000万。英国是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所有阶段,英国所谓人口红利阶段,即人口转型的第二阶段,较高的出生率和较低的死亡率持续了150年。老百姓收入的绝对数字是在增加,人均收入每年是以6%、7%的速度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却低于GDP的增长速度,GDP的增长速度每年达到9%以上。看英国,国力增长的时候都是人口在增长的时候,而衰落的阶段也都是人口下降的阶段。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印度和中国只不过是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已,从收入、人口结构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虽然在同一条发展的曲线上,但却在不同的阶段上。我国的任何一个省份拿出来都相当于世界上一个中型国家到大型国家的规模。
我们知道资本收入有很大一部分又重新投回生产中,或者被企业家分红,但企业家都是较富裕的一群人,我们知道越富有的人,他的平均消费占的比重就越低。1979年中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急刹车,使得我们人口红利的窗口变得非常窄小,这项政策到现在已经有30年了,通常估计还有15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到2035年我国的人口是要下降的。
就在那个情况下,林毅夫教授提出新农村运动,我们还为国家做了一个项目:如何启动农村消费。过去10年之间农村消费根本没有起来。
现在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增加投资是有利的,因为政府投资直接而且快。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储蓄没有被利用起来?就是因为金融体系太落后了。我自己必须承认我会得意,人民币升值对我的益处太大了,因为我儿子在国外读书,人民币升值10%,我就省了10%的学费。所以说穷人更多的收入会被消费掉,富人有更多的收入储蓄起来。
这是银行效率改进的原因。实际上如果我们说16、17世纪西方世界的崛起是搭上了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快车的话,那么现在则是中国搭上了美国所构造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快车,全球范围内认识到这点非常重要,就是说中国是现存世界体制的受益者。
我们总说日本的挑战,我觉得日本对中国绝对构不成挑战,它是个衰落的国家。另一点会打击出口和就业,还会造成不平衡,对有钱人有好处,对收入低的人没有好处。
第二个理论支持是所谓的大进大出理论,其实就是搞出口加工业,进口原材料,在中国组装生产,然后再出口。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百姓相对变穷了。
发表评论